2024年01月17日:
通过上一篇后大坝填筑模型进一步深化,终于在今天实现LOD300级模型创建,该模型完成按照填料分区不同进行模型细化,一共分成9个区。对于心墙和心墙过渡层的标准化拆分,各分区的回填工程量实现可统计、可进一步实现大坝单元划分基础,这是实现大坝数字孪生的基本保障。
LOD 300级,仅仅是施工图级别,模型虽然创建成功,但是由于受到软件对于曲面创建算法的限制,在实体化后,仍然存在实体模型通用性问题,比如导入Rhino或Revit的时候,因为曲面的复杂性,过多的曲面三角形在非AutoCAD软件中变成破面,实体不在是完整的,所以转换数据后的二次编辑仍然无法解决,有待进一步探索。
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,破面问题感觉需要对实体重组创建或在曲面的时候进行优化,才有可能解决这一个问题。看到这篇汇报的同行朋友,如果您有解决办法或建议,请留言交流,本人不胜感谢!
2024年01月08日:
为了突破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应用,先后参与的项目看到大坝BIM模型创建基本是照设计横断面进行放样造型,模型与地形的贴合很差,也没有做到再现设计参数,精度无法满足实际应用,更不要说价值落地——准确计量、精细化管理和单元化孪生应用,所以最近一直在进行技术攻关和突破。
整个过程,我也陷入常规思维,尽在不断地找寻合适的工具,不停的测试,但是结果都不尽人意。最后不得不放弃对工具的依赖,回到原点,思考创建模型的原理和本质,今天终于看到可以达到理想效果的门径,所以将之记录。
返璞归真,化繁为简,是我的体会,往前走,走不通时,还得回头看,重捋那些基本的原理。如果有感兴趣的,可以留言交流!
从截图可以看出,这是一个沥青心墙土石坝模型,坝体底依照地形创建,符合设计现场状态,另外各个填料分区已经实现,从而实现计量参考体积数据。下一步是关于心墙、基座和过渡层细分。